WeLLcOmE ~~~




目前分類:離島放風去 (3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澎湖天后宮 它是全台灣最古老的媽祖廟,有曰元朝即設此廟,有曰明朝已具規模,或曰1604年荷軍登陸澎湖時已見媽祖廟,無論如何距今已然四百年以上的歷史;天后宮亦是台灣少見的金面媽祖,乃清康熙皇帝封為天后尊榮;天后宮出土的「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為台灣出土最早的一方石碑;凡此種種歷史軌跡都增添天后宮的歷史地位與宗教內涵。
 
IMG_6327.JPG

 

IMG_6330.JPG

 

 

萬軍井過去又叫做大井,因為中央街裡頭有條大井街,關於萬軍井的由來又是個眾說紛紜,比較常民的說法是施琅率艦隊遠征澎湖與明鄭海軍交戰,途經澎湖兵將疲憊不堪,又缺乏飲水,於是施琅便放出媽祖庇佑清兵爭討鄭軍的耳語,擾亂明鄭軍隊的士氣,並凝聚清兵的作戰意志。當時施琅就是以皇帝賜予的寶劍戮地成井,解決了數萬兵馬飲水之急,因此也有了這口井的傳說。

IMG_6335.JPG

 

IMG_6332.JPG

 

 

施公祠主要祭祀「清朝靖海將軍施琅」,對!就是那個打敗明鄭幫助清朝一統天下的施琅將軍。1684年剛建立時候其實是生祠,活著的時候就有廟囉,當時叫做「施將軍廟」,1843年改建的時候才正名為施公祠,原來的施公祠的位置落腳於現今澎湖醫院以東的地方,1914年該地徵收蓋澎湖醫院,施公祠於是才遷徙來到中央街現今位置。不過施公祠現在是有人居住的民家,所以平常是不對外開放參觀,大家不要想說找到施公祠一得意,就大搖大擺走進去參觀囉!

史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吃完晚飯後時間還早,為了怕明天的行程太趕,所以導遊先帶著我們走明天的馬公市景點行程

 

 

馬公老郵局

看到綠色牆身,著中華電信藍色圖騰,會有點錯亂的感覺!綠色聯想到的應該是郵局的色系吧。沒錯!這棟建築物的前身其實就是媽宮郵便普通局,是日本政府在1924年打造的,負責澎湖當時的郵政業務。自1945年起,先後改名為澎湖郵電局、澎湖郵局及澎湖電信局。反正就是電信業務跟郵政業務分分合合啦!
 
現在內部是電信局的辦公廳,建築本身的特別之處在於當時日本建築師酷愛使用的「和洋混合」建築形式,整棟建築呈現L型,屋頂使用日本的文化瓦,外型抬頭仰視像極了一頂日本幕府時代將軍頭上的戰帽。大門上頭三面窗戶的對稱形式又是巴洛克建築的典型代表,這棟建築屹立在馬公港旁,訴說的澎湖經歷過的異國殖民歲月。

IMG_6274.JPG  

 

 

順承門

位於馬公市金龍路上,媽宮城建於光緒30年,是清朝最後一座防禦性城池,別名為澎湖城、光緒城。為國家二級古蹟,於民國75年修成現在的模樣。

媽宮城共有6座城門,因年代久遠,除順承門外,其餘都已坍塌,只剩這個拱門供人回憶昔日風光。上有礁樓,下為拱形城門設計,順著樓梯而上的景觀吸引了許多觀光客,在此能將馬公港的美景盡收眼底,當夕陽西下,古意盎然的景色更是讓人大飽眼福,城牆內尚有些留存的古蹟遺址能讓遊客尋訪。

順承門緊臨著馬公港,控制馬公港口,有著極高的軍事價值,現今仍會有國軍官兵在此駐紮,捍衛澎湖的安全。

史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舊的鳥嶼象徵

IMG_6197.JPG

 

 

這是新的鳥嶼象徵

IMG_6204.JPG

 

 

潮間帶的活動,要拿手套並且更換膠鞋,記得要穿襪子才不會被跑進鞋子裏的沙石磨破了腳

如果要浮潛的,除了上面的東西外,還要記得拿蛙鏡

IMG_6196.JPG

 

 

好囉~~ 準備妥當,可以出發了~~

史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活龍灘 (澎澎灘)

澎澎灘位於澎湖本島東北方的新興島嶼,又名為活龍灘,整座沙灘為珊瑚碎屑、貝殼、有孔蟲以及石英等構成,為一座典型的沙灘島,成因主要受洋流改變,將原本吉貝島、元貝島等處的沙子沖刷匯集於鳥嶼外海,日積月累加上民國76年韋恩颱風推波助瀾之下終於匯集成沙灘島。

澎澎灘群聚不少燕鷗,除過境的候鳥外亦有長期留鳥,成為賞鳥愛好者的的天堂,島上有不少旅遊業者規劃為水上活動區域,從事水上摩托車、香蕉船等活動,此島可為兼具生態與娛樂功能。目前澎湖縣政府將澎澎灘4分之3區域規劃為海鳥保護區,遊客不得跨越管制線,僅能在水上活動區域內進行戲水,展現縣府重視生態的決心。

隨著潮汐推移正改變著澎澎灘的結構,有生態學家表示幾年內澎澎灘會消失,不是真的消失,是沙灘會和鳥嶼連結在一塊,澎澎灘會成為鳥嶼的一部份!

澎澎灘命名的過程也曲折離奇,包括瑜水灘,活龍灘到澎澎灘,前者乃因當時省長宋楚瑜與夫人陳萬水共同蒞臨澎湖參觀澎澎灘,當時縣長請其命名,便以兩人名字末字為名!活龍灘則因澎澎灘隨著潮汐改變形狀猶如活龍擺尾,現在則定名為澎澎灘

IMG_6150.JPG

 

IMG_6173.JPG

 

 

因為這片沙灘的形狀一直在變,沒有辦法蓋碼頭,登島時只能用搶灘的~~ 

IMG_6175.JPG

 

IMG_6178.JPG

史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第二天的行程是東海的水上活動~~

氣象預報明明是出太陽的好天氣,怎麼~~ 今天的雲層醬厚~~

待會的水上活動肯定要租防寒衣啦,要不然~~ 哪受得了啊! 

IMG_6129.JPG

 

 

上船囉~~~

IMG_6130.JPG 

 

IMG_6133.JPG

 

IMG_6138.JPG

 

 

史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下來就是這趟行程的重點……花火節,今天是"西北扶輪花火夜"

IMG_6128.JPG 

 

 

不過我們在菊島之星花了太多時間了

雖然到觀音亭走路只要十分鐘,但依現在過去的狀況可能搶不到好的觀賞位置

IMG_5993.JPG

 

 

果然~~ 大概所有的觀光客都擠過來了吧~~~

IMG_5995.JPG

 

 

觀音亭的沙灘上太多人了,肯定是下不去了,於是選在青年活動中心旁的矮牆上觀看

史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菊島之星前的噴水廣場~~

IMG_5973.JPG

 

 

菊島之星

因為還要趕著去看煙火,所以在菊島之星的停留時間不長

IMG_5974.JPG

 

 

比較有印象的是這間藝品坊 "海惹猜飾館"

賣一些小藝品,上面的插畫是他們自己畫的喔~~ 超可愛的

4bf61441a7720.jpg 

 

 

史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澎湖水族館

去過屏東海生館再來看這邊,可能會覺得很失望,規模差很多~~

但是如果知道兩邊的經費差異,就會覺得其實這邊做的已經很不錯了,還是需要給以予正面的支持

IMG_5842.JPG 

 

 

餵食秀開始了~~

IMG_5863.JPG

 

IMG_5871.JPG

 

IMG_5878.JPG

 

 

史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樑古榕

相傳300多年前有一廈門的商船遇大風浪沈沒於通梁近海,船上不少物資漂流到通梁岸邊,其中一株榕樹苗為通梁鄭姓(通梁最大姓氏)人氏拾起,隨起栽植於保安宮前,沒想到這株榕樹像落土歸根似的,繁茂生衍,經過幾百年的歲月一點也不畏懼澎湖的風霜,茲長成97條氣根盤節錯綜,樹蔭覆蓋面積達到660坪的古榕。

通梁古榕有兩大神奇的地方:其一是在澎湖惡劣土壤氣候條件下可以繁茂長成巨林,其二是目前共有97條氣根插入木板為成的土中繼續紮下土裡,97這個數字剛好和澎湖的村里總數目吻合。或許就是因為這兩個神奇的地方,讓通梁古榕成為觀光盛名的景點。

IMG_5832.JPG

 

 

這邊是樹的源頭

IMG_5836.JPG 

 

 

這些垂贅下來的都是榕樹的氣鬚

很難想像榕樹的氣鬚已經多的想樹幹一樣了~~

IMG_5833.JPG

 

史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褒歌館

IMG_5782.JPG

 

IMG_5777.JPG

 

 

外牆上幾片高低錯落的紅瓦,白字醒目地書寫著一首首以閩南語發聲的詞句,不似律詩亦非絕句,這就是二崁的流行音樂 - 【褒歌】。

IMG_5778.JPG

 

IMG_5779.JPG

 

 

褒歌館的ㄚ嬤正在努力推銷著小物~~

IMG_5783.JPG

史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5746.JPG 

二崁古厝聚落

大約在明朝末年,陳延益先生從金門渡海來到澎湖,由現今的大池村登陸後,在竹灣南側的龜山山腳下從事農漁業生活,成家立業後,家族成員逐漸增加,才決定遷移到竹灣附近的二崁定居。清朝道光年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聚落,甲午戰爭之後,傳統生計活動已不敷生活支用,許多青年只好離鄉背井,到台灣工作,村落逐漸沒落。

陳家古厝為二崁古厝之代表首選,興建於西元1910年,是由陳嶺、陳邦二兄弟,移民台南經營中藥行致富後,特地返鄉,修建古厝,以光耀門楣。「三落八櫸頭」的豪華格局,為澎湖絕無僅有的一間古厝,目前已列入國家三級古蹟保護。

當年設計修建古厝的師父年僅29歲左右,來自池東村,從陳家建築細節觀察,可見師父創意頗為傑出。大膽用色,木雕、磁磚彩繪與石刻典雅生動,格局上,由外至內逐漸隱密的設計,依循的傳統民宅的保存手法,兼具安全性,堪稱為當地中西合璧的建築代表作品。
地址:西嶼鄉二崁村,陳家古厝:二崁村6號

 

 

 

IMG_5738.JPG

這個石碑不是土地公,而是五營元帥中西方劉元帥 

在澎湖凡有廟宇的村莊,均有安放五營神將的習俗,台灣其他地方也有此種習俗,但不像澎湖哪樣普遍。在當地人的認知中,它的作用就如同軍營中的外哨功能。可見五營的功用之一,就是藉著五方神軍的力量來鎮守「空間」。一般認為,這些「空間」是具有神聖性或屬於全體居民的生活範圍,如道壇、法壇、祠堂、廟宇與整個聚落,但也有民宅安置五營的狀況。

五營元帥又稱「五營元帥」、「五大將軍」、「五神將軍」。但民間對於五營元帥究竟為誰,有許多不同說法,不過就導遊的介紹,澎湖這邊的是分做 東營/南營/西營/北營/中營; 將帥分別為 張(基清)/  蕭(其明)/  劉(武秀) / 連(忠宮)/  李哪吒

 

 

史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鮮橘嫩黃的天人菊,有著強韌的生命力,正如島民在惡劣環境下百折不饒的精神一樣,因而被選為澎湖縣花。

天人菊原是生長在美國南部的植物,繁殖力相當強,在海岸山丘上都可看到它徑約5cm的花朵!其莖高約50cm,花凋謝後結成一粒粒可愛的花球,十分具有觀賞價值,在炎炎夏日來訪,它花朵橘紅的花容,正燦爛歡迎著你。 

資料來源: 澎湖縣政府全球資訊網

IMG_5701.JPG

 

 

聽導遊說天人菊有三種品種,一個就是常見的紅色/黃色,另一種就是全黃色的,再來就是比較稀少的紫色/黃色。

IMG_5703.JPG

 

 

一整個行程玩下來如導遊說的,常見的天人菊就是紅色/ 黃色

全黃色的有,但不多

而至於紫色/紅色的,完全沒有見到啦~~~

IMG_5727.JPG

史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5696.JPG

 

西台古堡

中法戰爭過後(1884),清廷對澎湖的態度轉趨積極,意識到澎湖在軍事防務上的重要性,因此責承李鴻章在澎湖大興軍事防務工程,媽宮城、西台古堡等古蹟於是誕生。5年後日軍以重砲艦隊替清廷做工程驗收,答案是不及格!

西台古堡目前列為國家一級古蹟,佔地8.15公頃,基地設計成山字形,內有兵房及中央甬道相互通達。整座堡壘牆身厚達 2尺,隧道長13尺、寬11尺,安置了英國打造的阿姆斯壯大砲四門,當時最遠可以打進媽宮城內。內設有貯彈室、外圍防禦郭牆以土壘為主,分內垣跟外垣,防禦工事相當完善。

整座古堡最多曾有5000名水師於此紮營操練,以當時的防禦工事跟火砲威力不可說不剛猛,不過1895年日軍侵澎時,西台古堡的守軍卻不戰而降,只向進入媽宮城內的日軍發射幾門砲彈後,就紛紛棄械扮成平民逃逸,當時日軍清點西台古堡軍火時發現有數百顆未發砲彈及數十萬顆槍用子彈,可見當時西台古堡的守軍不是不能戰,而是畏戰

資料來源:沿著菊島旅行

IMG_5692.JPG 

 

 

這邊的標示都是用阿姆斯壯大砲來做底圖

 IMG_5699.JPG

 

IMG_5700.JPG

史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澎湖跨海大橋

澎湖跨海大橋全長共計2,494公尺,橫跨白沙、西嶼兩島之間的吼門水道,水流湍急,流速可達每秒3公尺,為澎湖海域第二險流。值冬季東北季風時,更是怒濤洶湧,難以行船,因此,1965年始建跨海大橋,1970年完工通車,以解決西嶼島往來的交通困境。爾後,因橋樑腐蝕嚴重,於1984年拓寬陸堤,1996年完成為雙車道新橋。遠望如長虹凌空,雄據台海之上,不但具觀光價值,更使交通暢流無阻。至今大橋北端海域仍留有四處高架水泥塔,靠西嶼一側留有一段斑駁的橋墩,是分別說明早期西嶼電力由高架跨海輸送,與舊橋功成身退的一段滄桑

 

藝品店旁邊的平台,是可以拍到跨海大僑全貌的地方

不過橋相對的小了點,人~~大了點~~

IMG_5668.JPG

 

 

所以我們還是下去和大家擠,這樣拍起來的感覺好像好一點~~

IMG_5671.JPG

 

 

藝品店裏面有個神奇毛石,據說那個毛髮一直在長長哩~~

IMG_5669.JPG

史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中屯風車

中屯風車共有八座,風車可以克服風向不同調整面朝的方位(澎湖冬季吹東北季風、夏季則是西南風為主),發電量佔澎湖總發電量約12%,發電成本每度約3塊,表面上看來似乎比火力發電的每度5塊來得經濟實惠,但實際上風力發電視看天吃飯,不可能每日都可順利運轉等量的電能,所以加上機器折舊費用後,發電成本其實也不低。

因為旁邊正在整建,所以我們就在這邊停留拍照

IMG_5651.JPG

 

 

龍舌蘭

龍舌蘭與瓊麻十分酷似,相異之處在於龍舌蘭的葉緣尖端有銳利的刺,色呈灰綠,而瓊麻葉緣無刺,為深綠色。葉子的用途可以用來製作繩索

IMG_5649.JPG

 

 

龍舌蘭的花莖,花呈黃綠色

IMG_5663.JPG 

 

史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聽導遊介紹才知道今年四月在澎湖開了離島第一間免稅商店 澎坊免稅店

為了振興經濟,當然還是帶著我們這些觀光客到訪

每人限帶一條煙、一公升的酒、精品的總價不可超過三萬

貨物會送到機場,等我們離開的那天再去機場領就可以了~~

 

這是一樓的店面,很漂亮~~ 很有離島的fu~~

IMG_5637.JPG

 

 

戶外的造景,可惜今天的天氣不好

據說澎湖是難得下雨的,偏偏我們到的時候還飄著零星的小雨

這是~~ 我們可以去簽樂透的預告嗎?

IMG_5644.JPG

 

史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G_5636.JPG

切了很久的澎湖之旅,就在我們考量著是不是要換地方時,終於拿到旅行社確定的答案~~ 

 

有人說澎湖自助行就可以了,費用應該也會比較便宜

上網估狗了一下,有部落客建議第一次遊澎湖有導遊帶隊,這樣可以知道澎湖的人文歷史

事後證實我們選擇跟團是對的,也很慶幸這次碰到的導遊人很好~~ 非常nice

 

 

說回這次的旅程,行程是早上08:15的班機,幾番考量後還是選擇了搭乘公車到機場

因為搭公車只要花費約35分鐘,如果是搭捷運大約要50分鐘

說到這,順便推一下公車動態資訊系統

這次瞎貓碰上死耗子,讓我發現公車動態資訊系統這個好物

可以很清楚知道公車預計到站的時間,避免在車站等了半天還不見車蹤

IMG_5628.JPG

史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