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天后宮 它是全台灣最古老的媽祖廟,有曰元朝即設此廟,有曰明朝已具規模,或曰1604年荷軍登陸澎湖時已見媽祖廟,無論如何距今已然四百年以上的歷史;天后宮亦是台灣少見的金面媽祖,乃清康熙皇帝封為天后尊榮;天后宮出土的「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為台灣出土最早的一方石碑;凡此種種歷史軌跡都增添天后宮的歷史地位與宗教內涵。
萬軍井過去又叫做大井,因為中央街裡頭有條大井街,關於萬軍井的由來又是個眾說紛紜,比較常民的說法是施琅率艦隊遠征澎湖與明鄭海軍交戰,途經澎湖兵將疲憊不堪,又缺乏飲水,於是施琅便放出媽祖庇佑清兵爭討鄭軍的耳語,擾亂明鄭軍隊的士氣,並凝聚清兵的作戰意志。當時施琅就是以皇帝賜予的寶劍戮地成井,解決了數萬兵馬飲水之急,因此也有了這口井的傳說。
施公祠主要祭祀「清朝靖海將軍施琅」,對!就是那個打敗明鄭幫助清朝一統天下的施琅將軍。1684年剛建立時候其實是生祠,活著的時候就有廟囉,當時叫做「施將軍廟」,1843年改建的時候才正名為施公祠,原來的施公祠的位置落腳於現今澎湖醫院以東的地方,1914年該地徵收蓋澎湖醫院,施公祠於是才遷徙來到中央街現今位置。不過施公祠現在是有人居住的民家,所以平常是不對外開放參觀,大家不要想說找到施公祠一得意,就大搖大擺走進去參觀囉!